蘇泊爾燜出一鍋什麼問題

李曉亮

蘇泊爾又出問題瞭。而這次蘇泊爾“質量門”源於16日央視的一個報道,《焦點訪談》曝出蘇泊爾不銹鋼炊具錳含量超出國標近4倍,嚴重的話可引起帕金森病等疾病。消息一出,引起業內軒然大波。 2月17日,小傢電巨頭蘇泊爾因產品陷入“質量門”宣佈暫時停牌。


這裡還有一個特別需要厘清的問題,現在說的不符合國傢標準,其實指的是它不符合國傢關於板材不銹鋼材質標準,至於這種材質制作的炊具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,現在並無一個確切的答案;還有一點就是,這不符合標準、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部分,是否對人體有害,到底有多大危害,也無一個權威的定論。雖然在央視報道中,說是在極端情況下,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帕金森病等疾美國商標註冊流程病,但這畢竟是個很模糊、籠統也很抽象的說法,消費者心裡還是沒譜。

對於央視報道的錳超標問題,蘇泊爾曾回應稱,產品各項重金屬析出量符合國傢標準。該公司表示,衛生部曾指出,國外關於不銹鋼食具容器有關錳的限定規定,除個別國傢外,其他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傢未有明確規定。目前發達國傢僅意大利有錳析出量的限定標準。經檢測產品符合意大利標準。

這一說辭似是而非。但從常理上講,符合意大利標準,未必就符合中國標準。而且不少企業,比如一些奶企,其出口和內銷一直執行的是 “外嚴內松”的雙重標準。還有一個細節值得註意,蘇泊爾的高檔產品錳美國商標登記台中含量是不超標的。這就像之前西門子質量門一樣,高端機型都不存在關不上門的問題,隻有一些低端產品的某些批次沒有安裝閉門器。現在蘇泊爾是否也出現類似問題?

我國目前尚未制定關於錳析出量的相關標準,蘇美國商標申請費用泊爾正是在鉆這個空子。可見,當務之急,是積極與國際接軌,升級那些明顯已落後於時代的檢測和質量標準,填補相關檢測領域的制度空白,讓所有企業無縫可鉆。蘇泊爾一直偷換概念,所有回應顯得漏洞百出,很難自圓其說。

蘇泊爾也算是這個行業的主流品牌,本應在品牌責任、社會擔當方面有一定的引領和表率作用。但從這次質量門的表現來看,其諸般應對極為不智。比如,蘇泊爾問題鍋絕非眼下才曝光,而是曝光多時,都未見其有任何補救的實際行動。相反,倒是一直無視事實、回避問題,妄圖以敷衍和拖延蒙混過關。這樣的“名牌企業”,註定行之不遠。

從業內觀察來看,小傢電行業競爭激烈,蘇泊爾業績並不理想,“質量門”背後,是否有企業大幅降低成本以提升業績的考量?但是,偷工減料、漠視規則,永遠不是企業的救贖之路,隻可能是一條不歸路。現在隨著蘇泊爾質量隱患問題頻繁被曝出,造成連續性影響,蘇泊爾的業績和股價也在下降,企業發展似乎已陷入惡性循環。

奇怪的是,盡管“問題鍋”鬧得沸沸揚揚,目前似乎權威職能部門仍未有力介入,未給出權威的調查結論和官方說法。又一個名牌中槍瞭,消費者可以等、可以換,但監管部門不能失語失職。如果主流品牌行業大佬們都屢屢如此,那絕對不光是企業倫理、個體素質的問題瞭,行業生態、制度環境,以及當初這些品牌的形成機制、背後相應的行政法治語境,都值得檢視。
arrow
arrow

    cwm622ss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